秋千
關燈
小
中
大
秋千
這幾日,張姝在府中跟貴妃派來的教養嬤嬤學習規矩禮儀,日日不得閑。為了表示對教養嬤嬤的尊重,每日清早去西邊的客院,直到入夜安寢時才回東邊她自己住的青鸞院。
從青鸞院走出去沒多遠,就是侯府的山水園林。和旁邊張侯爺讓工部另建的府宅一墻相連。
張姝每日裏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客院跟教養嬤嬤進學,用心領悟嬤嬤所教授的世家禮儀和京城名門閨秀的舉止做派。
她還不曉得,隔壁自家宅院竟被父親賃給工部,暫時用作首輔官邸。更不知,隔壁宅院連楊府的牌匾都已掛上,兩宅之間用於連通的月亮門和其他通道也都被從兩邊封閉起來。
她如同一個要考科舉的學子,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向學。
教養嬤嬤原以為這一趟是個辛苦差事,這麽一個身嬌體怯兼身份尊貴的小娘子,別說苛責刁難,就是輕言細語的說話,還唯恐怠慢她。
沒想到張姝如此乖巧和順,對她禮遇有加,進學也一絲不茍,沒有半點怨言。
教養嬤嬤時常誇讚,張侯爺和何氏一貫心懷疼愛。都讓她不必著急,慢慢學就是。
只有張姝自己清楚,兩年前初入京城,在宮中出了個岔子,以至迷路走失的經歷,每每想來,依然讓她惶恐不安。
父親爽直,母親柔善,貴妃得寵,她又是這樣一幅怯弱之身,除了一副還過得去的容貌,別無他長。莫說給父母家族遮風擋雨,就連先護好自己,不讓爹娘和姑姑操心,便要費盡她本就平庸可憐的心力。
這日,教養嬤嬤笑說,她再沒什麽新東西可教了。放張姝休憩一日。
喜鵲伺候她換衣衫梳發髻,由衷讚她:“姑娘聰慧,心性堅韌,學東西也快,哪像奴婢,在宮裏這些年,還常因出錯挨罰。幸而娘娘賞我出宮伺候姑娘和侯夫人……”後半句沒說,給他們當差比在宮中整日裏提心吊膽要強太多了。
張姝看著寶鏡中喜鵲正給自己梳雙環飛仙髻,抿唇笑道:“你才是心靈手巧之人。”
喜鵲對鏡中張姝笑說,自家姑娘最好,梳什麽樣的發髻都是頂頂好的。
張姝素來安靜少言,許是這幾日跟嬤嬤學規矩禮儀,心中不免有些感慨,低聲嘆道:
“如今你們個個都誇我好,其實,哪裏是我有多好呢。就像一杯茶,你起先不曉得它是用好茶葉還是次茶葉泡出來的,不過是裝到什麽容器裏,就給世人呈現出什麽樣子。在粗糙的茶杯裏,自然鄙陋,不大被人看得上。放到精致的茶具中,便人人誇讚是一杯好茶。其實茶還是那杯茶罷了。”
喜鵲本想說品茶時聞香、辨色、識味,便知道茶是不是好茶了,但是說出來就好像要跟主子擡杠似的,想了想沒有說出口。給張姝盤好發髻,點綴上步搖等金玉頭飾,俯身朝鏡中的如花面靨笑問道:“姑娘,您上回說要打秋千,只不得空。今日天氣晴好又沒有大日頭,正好耍一耍。”
主仆二人在鏡中對望而笑。
在老家時,每年到了花朝節,縣鄉都會選出幾個花神娘娘,有的端坐高臺宛若觀音,有的在林中打起高高的秋千仿佛飛天的仙子。
她幼時極羨慕打秋千的花神娘娘,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飄飛,就像真的仙人一樣。
今年早春時節,主持花朝節的縣令夫人同時也是給她做過閨訓啟蒙的義母婁夫人,得了她母親的應允,請她扮演花神娘娘。她今年一十六歲,正是少女最美好的花期,也值得做最美的花神娘娘。她不喜歡泥塑一般坐在高臺上,選了打秋千。
當時父母和義母都很詫異。平日裏羞怯嬌弱的小娘子,竟然敢站到那麽高的踏板上,從林間高高蕩起。如同仙女下凡,蕩過鄉民們的頭頂,在眾人的歡呼雀躍聲中,透過臉頰前的薄紗將美好羞澀的笑容灑向人間。
進京以後,父親專門請工匠給她打了一架可供站立的高空秋千,放到她院中。兩側堅固的鏈繩上纏繞華麗的彩帛,比老家花朝節的秋千更大更貴重。只不過到京城以來,忙著搬家、收拾內宅、跟教養嬤嬤學規矩,還一次沒有使過。
何氏帶了幾個健壯的仆婦過來,助推秋千。
院中的芍藥開的正好,張姝剪下一朵粉白的楊妃出浴,一朵嫣紅泛金的金帶圍,問母親,簪哪一朵好看。
何氏覺得哪朵花都和女兒一般可堪憐愛,把兩朵都簪到她的發髻上,雙環發髻之間簪上金帶圍,一側斜插楊妃出浴,秀發和盛放的花朵交相輝映,露出秀美飽滿的額頭,更襯的人比花嬌。
何氏很滿意。讓喜鵲和婢女們自己挑喜歡的花朵簪花。年輕的女使們自是歡欣不已,紛紛在花圃中尋找自己最鐘愛的鮮花。
張姝剪下一朵全然綻放的大瓣紅芍藥,含笑讓何氏坐下,穩穩當當的簪到母親發間。
承恩侯府內宅正熱鬧著。廊房大街上的寶山閣,依然在一片喧囂的街市中,清凈的仿佛世外之地,低聲話語之間,只有淡淡的茗香彌漫。
楊敏之稍稍提點幾句,李荃就明白了。
楊敏之點到為止,踱步到窗邊撐手俯看樓下街市,深邃的眼眸中浮現出一抹漠然的倦色。
當他想通貴妃晉位的關節,便明白了,如今的勢已在萬歲掌握之中。
萬歲不動聲色就收回權柄,絕非羸弱之君。他們所盡忠者,從來不是哪位皇子。
借萬歲的勢,助父親清除朝政改革最大的一塊絆腳石,從此再無掣肘。他便也心中大安。
世易時移,勢與力會瞬息變化,將來也可能再生變局。他只是個凡人,無法做到算無遺策。將來的事,待將來再說也罷。
李荃和楊敏之聊完正事,又和鄭璧埋頭品鑒了一番鄭璧托友人從老家搜羅來的幾幅書畫卷軸。之前鄭璧從老家友人手裏尋了幾本前朝書畫大家的拓本,隨手給了李荃。李荃想必憑著那幾本拓本討到了不少好處,對鄭璧感激不盡,定要分一半利錢給鄭璧。
鄭璧哪能要他的錢,聽說李荃在宮外置辦了宅子,娶了一房賢惠太太給他管家,直說權當給他的賀禮。
太監娶妻早已不是新鮮事。鄭璧暗生好奇,拉著李荃私下便有了些渾話閑篇。
若是換別人,明目張膽跟太監問閨幃之事,非得惹出不快。可天底下就有鄭璧這樣的人,臉皮厚,待人親切,給人天真質樸之感,讓人容易放下心防。只要他願意和你打交道,便會讓你如沐春風。
他倆聲音雖小,楊敏之又不是真的聾,只是懶得聽他們侃風月之事。後來聽他們連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都拿出來渾說,不由皺眉,只等楊清從樓下食鋪采買回來便待離去。
偏偏樓下街市中的衣帽鋪子發出一陣嘈雜的喧鬧聲。原來是鋪子新到一批帷帽,還不等夥計叫賣,就一售而空。
時下民風開放,女子拋頭露面出門游玩、打理鋪子,都屬常事。帷帽除了用於遮陽,早就不時新了。
只因多日前,承恩侯府千金去紅螺寺上香,山間的香客窺見其真容,一傳十十傳百,侯府千金的美貌便傳遍市坊。當日她戴的帷帽也成了一時風氣,不論閨閣娘子還是少婦都爭相模仿。娘子們發現,戴上帷帽,舉手投足之間果然更顯朦朧綽約之美。帷帽一躍成為京城女子們穿衣打扮的入時之物,一時風頭無兩。
楊清采買完食材,又從德芳齋買了一堆自個兒愛吃的糕點點心,看衣帽鋪子前人頭攢動生意紅火,又聽人七嘴八舌的說侯府千金如何如何,湊過去聽了一耳朵。回到寶山閣就管不住大嘴巴,不管楊敏之在沒在聽,叨叨說起來。
原來,自從侯府千金美貌之名廣傳,這幾日常有輕浮的登徒子,跑到侯爺家門口意欲偷窺,被侯府家丁追著打出一條街。更甚的是,一些膽大的浪蕩公子哥,自詡人才風流,恬不知恥跑去侯府跟侯爺提親,被侯爺打罵出門。
侯爺家門庭若市,不堪其擾。
楊敏之的眉頭深深蹙起,深感不妥。很後悔當日答應工部的安排。
他與父親都喜清凈,只是現在看來,住到承恩侯府側旁,就別想清凈了。且,首輔官邸左右,若整日裏狂蜂浪蝶出沒,首輔官威何在?
臨行前,問李荃,萬歲是否提及給承恩侯在朝中安排一個虛職。
李荃點頭,萬歲讓義父在錦衣衛和工部中給張侯爺隨意安排一個。本朝外戚有爵位無實權。對朝廷來說反正只是多添一張嘴,多一個人領俸祿,又無實差可做。
楊敏之放下茶杯,道:“那便錦衣衛吧。”
工部在六部中雖地位最低,不受待見,但是若論貪墨,門道其實很多。若在工部,以張侯爺的心機智慧,很容易著了人家的道,被人賣了還要幫人家數錢。
楊敏之和楊清、鄭璧出了寶山閣,打馬慢行。
楊清很關心承恩侯府,只是不解,為何公子的建議是錦衣衛而不是工部。明明張侯爺和工部的秦韜有交情,到工部不是正好有人照應麽。
鄭璧笑嘻嘻:“侯爺在老家幹的就是要命的買賣,在錦衣衛就算領一份虛職,也算人盡其才,震懾住宵小之輩想是不難。只是,我竟不察覺,行簡原來對侯爺的事如此上心,還是說另有所指呢?”
明晃晃的調侃。
楊敏之冷冷的瞥他一眼:“若我告訴李荃,他跟你的談資,以後會出現在一本叫‘京師見聞錄’的書中,你說他會作何感想?”
說罷,一夾馬腿,喝道:“回府!”竟自拐到去楊府新府邸的方向。
楊清驚喜,公子終於想起回新府邸了,忙“哎”了一聲打馬追過去。
“唉?行簡兄,有話好好說嘛……”鄭璧在後面跟上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幾日,張姝在府中跟貴妃派來的教養嬤嬤學習規矩禮儀,日日不得閑。為了表示對教養嬤嬤的尊重,每日清早去西邊的客院,直到入夜安寢時才回東邊她自己住的青鸞院。
從青鸞院走出去沒多遠,就是侯府的山水園林。和旁邊張侯爺讓工部另建的府宅一墻相連。
張姝每日裏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客院跟教養嬤嬤進學,用心領悟嬤嬤所教授的世家禮儀和京城名門閨秀的舉止做派。
她還不曉得,隔壁自家宅院竟被父親賃給工部,暫時用作首輔官邸。更不知,隔壁宅院連楊府的牌匾都已掛上,兩宅之間用於連通的月亮門和其他通道也都被從兩邊封閉起來。
她如同一個要考科舉的學子,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向學。
教養嬤嬤原以為這一趟是個辛苦差事,這麽一個身嬌體怯兼身份尊貴的小娘子,別說苛責刁難,就是輕言細語的說話,還唯恐怠慢她。
沒想到張姝如此乖巧和順,對她禮遇有加,進學也一絲不茍,沒有半點怨言。
教養嬤嬤時常誇讚,張侯爺和何氏一貫心懷疼愛。都讓她不必著急,慢慢學就是。
只有張姝自己清楚,兩年前初入京城,在宮中出了個岔子,以至迷路走失的經歷,每每想來,依然讓她惶恐不安。
父親爽直,母親柔善,貴妃得寵,她又是這樣一幅怯弱之身,除了一副還過得去的容貌,別無他長。莫說給父母家族遮風擋雨,就連先護好自己,不讓爹娘和姑姑操心,便要費盡她本就平庸可憐的心力。
這日,教養嬤嬤笑說,她再沒什麽新東西可教了。放張姝休憩一日。
喜鵲伺候她換衣衫梳發髻,由衷讚她:“姑娘聰慧,心性堅韌,學東西也快,哪像奴婢,在宮裏這些年,還常因出錯挨罰。幸而娘娘賞我出宮伺候姑娘和侯夫人……”後半句沒說,給他們當差比在宮中整日裏提心吊膽要強太多了。
張姝看著寶鏡中喜鵲正給自己梳雙環飛仙髻,抿唇笑道:“你才是心靈手巧之人。”
喜鵲對鏡中張姝笑說,自家姑娘最好,梳什麽樣的發髻都是頂頂好的。
張姝素來安靜少言,許是這幾日跟嬤嬤學規矩禮儀,心中不免有些感慨,低聲嘆道:
“如今你們個個都誇我好,其實,哪裏是我有多好呢。就像一杯茶,你起先不曉得它是用好茶葉還是次茶葉泡出來的,不過是裝到什麽容器裏,就給世人呈現出什麽樣子。在粗糙的茶杯裏,自然鄙陋,不大被人看得上。放到精致的茶具中,便人人誇讚是一杯好茶。其實茶還是那杯茶罷了。”
喜鵲本想說品茶時聞香、辨色、識味,便知道茶是不是好茶了,但是說出來就好像要跟主子擡杠似的,想了想沒有說出口。給張姝盤好發髻,點綴上步搖等金玉頭飾,俯身朝鏡中的如花面靨笑問道:“姑娘,您上回說要打秋千,只不得空。今日天氣晴好又沒有大日頭,正好耍一耍。”
主仆二人在鏡中對望而笑。
在老家時,每年到了花朝節,縣鄉都會選出幾個花神娘娘,有的端坐高臺宛若觀音,有的在林中打起高高的秋千仿佛飛天的仙子。
她幼時極羨慕打秋千的花神娘娘,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飄飛,就像真的仙人一樣。
今年早春時節,主持花朝節的縣令夫人同時也是給她做過閨訓啟蒙的義母婁夫人,得了她母親的應允,請她扮演花神娘娘。她今年一十六歲,正是少女最美好的花期,也值得做最美的花神娘娘。她不喜歡泥塑一般坐在高臺上,選了打秋千。
當時父母和義母都很詫異。平日裏羞怯嬌弱的小娘子,竟然敢站到那麽高的踏板上,從林間高高蕩起。如同仙女下凡,蕩過鄉民們的頭頂,在眾人的歡呼雀躍聲中,透過臉頰前的薄紗將美好羞澀的笑容灑向人間。
進京以後,父親專門請工匠給她打了一架可供站立的高空秋千,放到她院中。兩側堅固的鏈繩上纏繞華麗的彩帛,比老家花朝節的秋千更大更貴重。只不過到京城以來,忙著搬家、收拾內宅、跟教養嬤嬤學規矩,還一次沒有使過。
何氏帶了幾個健壯的仆婦過來,助推秋千。
院中的芍藥開的正好,張姝剪下一朵粉白的楊妃出浴,一朵嫣紅泛金的金帶圍,問母親,簪哪一朵好看。
何氏覺得哪朵花都和女兒一般可堪憐愛,把兩朵都簪到她的發髻上,雙環發髻之間簪上金帶圍,一側斜插楊妃出浴,秀發和盛放的花朵交相輝映,露出秀美飽滿的額頭,更襯的人比花嬌。
何氏很滿意。讓喜鵲和婢女們自己挑喜歡的花朵簪花。年輕的女使們自是歡欣不已,紛紛在花圃中尋找自己最鐘愛的鮮花。
張姝剪下一朵全然綻放的大瓣紅芍藥,含笑讓何氏坐下,穩穩當當的簪到母親發間。
承恩侯府內宅正熱鬧著。廊房大街上的寶山閣,依然在一片喧囂的街市中,清凈的仿佛世外之地,低聲話語之間,只有淡淡的茗香彌漫。
楊敏之稍稍提點幾句,李荃就明白了。
楊敏之點到為止,踱步到窗邊撐手俯看樓下街市,深邃的眼眸中浮現出一抹漠然的倦色。
當他想通貴妃晉位的關節,便明白了,如今的勢已在萬歲掌握之中。
萬歲不動聲色就收回權柄,絕非羸弱之君。他們所盡忠者,從來不是哪位皇子。
借萬歲的勢,助父親清除朝政改革最大的一塊絆腳石,從此再無掣肘。他便也心中大安。
世易時移,勢與力會瞬息變化,將來也可能再生變局。他只是個凡人,無法做到算無遺策。將來的事,待將來再說也罷。
李荃和楊敏之聊完正事,又和鄭璧埋頭品鑒了一番鄭璧托友人從老家搜羅來的幾幅書畫卷軸。之前鄭璧從老家友人手裏尋了幾本前朝書畫大家的拓本,隨手給了李荃。李荃想必憑著那幾本拓本討到了不少好處,對鄭璧感激不盡,定要分一半利錢給鄭璧。
鄭璧哪能要他的錢,聽說李荃在宮外置辦了宅子,娶了一房賢惠太太給他管家,直說權當給他的賀禮。
太監娶妻早已不是新鮮事。鄭璧暗生好奇,拉著李荃私下便有了些渾話閑篇。
若是換別人,明目張膽跟太監問閨幃之事,非得惹出不快。可天底下就有鄭璧這樣的人,臉皮厚,待人親切,給人天真質樸之感,讓人容易放下心防。只要他願意和你打交道,便會讓你如沐春風。
他倆聲音雖小,楊敏之又不是真的聾,只是懶得聽他們侃風月之事。後來聽他們連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都拿出來渾說,不由皺眉,只等楊清從樓下食鋪采買回來便待離去。
偏偏樓下街市中的衣帽鋪子發出一陣嘈雜的喧鬧聲。原來是鋪子新到一批帷帽,還不等夥計叫賣,就一售而空。
時下民風開放,女子拋頭露面出門游玩、打理鋪子,都屬常事。帷帽除了用於遮陽,早就不時新了。
只因多日前,承恩侯府千金去紅螺寺上香,山間的香客窺見其真容,一傳十十傳百,侯府千金的美貌便傳遍市坊。當日她戴的帷帽也成了一時風氣,不論閨閣娘子還是少婦都爭相模仿。娘子們發現,戴上帷帽,舉手投足之間果然更顯朦朧綽約之美。帷帽一躍成為京城女子們穿衣打扮的入時之物,一時風頭無兩。
楊清采買完食材,又從德芳齋買了一堆自個兒愛吃的糕點點心,看衣帽鋪子前人頭攢動生意紅火,又聽人七嘴八舌的說侯府千金如何如何,湊過去聽了一耳朵。回到寶山閣就管不住大嘴巴,不管楊敏之在沒在聽,叨叨說起來。
原來,自從侯府千金美貌之名廣傳,這幾日常有輕浮的登徒子,跑到侯爺家門口意欲偷窺,被侯府家丁追著打出一條街。更甚的是,一些膽大的浪蕩公子哥,自詡人才風流,恬不知恥跑去侯府跟侯爺提親,被侯爺打罵出門。
侯爺家門庭若市,不堪其擾。
楊敏之的眉頭深深蹙起,深感不妥。很後悔當日答應工部的安排。
他與父親都喜清凈,只是現在看來,住到承恩侯府側旁,就別想清凈了。且,首輔官邸左右,若整日裏狂蜂浪蝶出沒,首輔官威何在?
臨行前,問李荃,萬歲是否提及給承恩侯在朝中安排一個虛職。
李荃點頭,萬歲讓義父在錦衣衛和工部中給張侯爺隨意安排一個。本朝外戚有爵位無實權。對朝廷來說反正只是多添一張嘴,多一個人領俸祿,又無實差可做。
楊敏之放下茶杯,道:“那便錦衣衛吧。”
工部在六部中雖地位最低,不受待見,但是若論貪墨,門道其實很多。若在工部,以張侯爺的心機智慧,很容易著了人家的道,被人賣了還要幫人家數錢。
楊敏之和楊清、鄭璧出了寶山閣,打馬慢行。
楊清很關心承恩侯府,只是不解,為何公子的建議是錦衣衛而不是工部。明明張侯爺和工部的秦韜有交情,到工部不是正好有人照應麽。
鄭璧笑嘻嘻:“侯爺在老家幹的就是要命的買賣,在錦衣衛就算領一份虛職,也算人盡其才,震懾住宵小之輩想是不難。只是,我竟不察覺,行簡原來對侯爺的事如此上心,還是說另有所指呢?”
明晃晃的調侃。
楊敏之冷冷的瞥他一眼:“若我告訴李荃,他跟你的談資,以後會出現在一本叫‘京師見聞錄’的書中,你說他會作何感想?”
說罷,一夾馬腿,喝道:“回府!”竟自拐到去楊府新府邸的方向。
楊清驚喜,公子終於想起回新府邸了,忙“哎”了一聲打馬追過去。
“唉?行簡兄,有話好好說嘛……”鄭璧在後面跟上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